一张防疫保单 压垮台湾半个保险业

  发布时间:2025-07-06 21:18:1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一张保单突然热卖,你不用高兴太早,要小心这张保单可能出问题了。”台湾当局行政机构前负责人陈冲这句话,点破台湾保险业正在经历的巨大海啸。疫情下的台北宛如空城 香港中通社图片)首波“防疫保单之乱”202 。

“一张保单突然热卖,张防你不用高兴太早,疫保要小心这张保单可能出问题了。单压”台湾当局行政机构前负责人陈冲这句话,垮台点破台湾保险业正在经历的湾半巨大海啸。

(疫情下的个保台北宛如空城 香港中通社图片)

首波“防疫保单之乱”

2020年底,台湾产物保险公司(简称台产)卖出全台第一张防疫保单,险业保费只需250元或500元新台币(下同),张防如果被隔离或检疫即可获赔5万元或10万元,疫保因保费相对便宜且理赔规则简单而大受追捧,单压被称为“防疫神单”,垮台热销逾400万张,湾半导致该保单推出1个月后便提前喊停。个保

去年5月,险业台湾疫情陡升,张防全台进入三级防疫警戒,掀起第一波防疫保单理赔潮。据台产公布,公司虽靠着这份“防疫神单”带来19.3亿元的保费收入,但理赔金额也达19.6亿元,加上业务员佣金等支出,最终以大亏8亿元收场。

(网络图片)

台产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其他保险公司还是争相推出类似产品。后来加入的保险公司想得很精,台产防疫保单的保费和理赔金额比例过于不合理,只要将保费提高,理赔金额减少,一来一回便可降低很多风险,还是大有赚头。而实际情况似乎正如他们所料,据统计,去年台湾共卖出超过910万张防疫保单,保费收入超过72亿元,而理赔金额不过23亿元。这些保险公司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哪知道,好景不长,随着当局今年逐渐放宽防疫管制措施,台湾疫情在上个月再度暴发,防疫保单理赔潮也趁势来袭。根据最新统计,今年截至5月16日,防疫险承保件数达250.7万件、保费收入19.16亿元,理赔件数近5万件、理赔金额达18.03亿元,理赔金额与保费收入几乎持平。市场预计到5月底,防疫保单的保费收入便将全数赔光,甚至还不够。

本应是分散风险的金融产品,如今却成了台湾保险业者最大的经营危机。通说在此简单整理了一下近期,由于疫情急速升温,以及民进党当局朝令夕改以及匪夷所思的“类”“神”防疫政策,所引发的“防疫保单之乱”。

(国泰人寿的防疫表单 截自国泰人寿官网)

1. 网络投保大塞车,投保后迟等不到核保

台当局防疫政策从“清零”转向“共存”,保险业者嗅到防疫保单承保风险大增,纷纷出手下架在售防疫保单,民众则赶搭投保末班车。不过在保单下架前,多家保险公司网站都出现塞车情形。民众抱怨无法通过网站投保、等待过程漫长,也忧心赶在最后一波投保、但尚未被核保,却已经确诊或隔离,保险公司恐拒绝理赔。

2. 疫情变化快速,业者拒续保

日前多家保险业者紧急通知客户防疫保单不予原条件续保,民众痛批保险公司“雨天收伞”。

业者解释,防疫保单是商业保险,公司基于合约自由原则,可选择停售、拒绝承保或续保,且防疫保单为一年期并不保证续保。在外在风险发生巨变时,保险公司基于经营安全等因素考量,本来就不一定提供客户相同条件的续保服务。

(台北车站大厅疫苗接种现场 香港中通社图片)

3. 核保加严,业者挨批门槛说变就变

面对大量涌入的投保件,业者审查趋严。不乏大公司针对重复投保多家防疫保单的客户,拒绝承保并退还所缴保费,引发保险公司政策说变就变的质疑。业者回应,保险公司本来就必须进行核保程序,为避免风险,有关做法皆是必要决定。

4. 当局防疫政策屡变,理赔解释是否跟着调整引争议

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日前抛出三类对象“快筛阳性视同确诊”规定,引起保险业高度关注。由于此前业者均以核酸检测结果作为确诊及后续理赔依据,若以快筛结果为依据,会衍生“伪阳性”、检体来源难辨等争议,对于新规大多持保留态度。有业者不讳言,政策快速变化,堪称是保险业史上最大的变化球(原意为棒球投手策略)。

(网络图片)

“防疫保单之乱”愈演愈烈

愈演愈烈的“防疫保单之乱”,甚至还引发了各方“互打”。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说,会严格要求保险业者履行理赔责任,只要已核保、符合条件,一定拿得到理赔金,试图安抚民心。但自家的民进党民意代表却痛批一些保险公司“赚钱爽歪歪,理赔叽叽歪歪”。官员承诺的“只要符合理赔条件一定拿得到理赔金”,已成为最大笑话、假消息。

保险业者坦言,现在到了保险业生死关头,“能少保一张,就少赔一张”。第一线业务员却不满公司处置态度,盼主管机关与业者能守护保户权益、维持产业诚信,让纷争圆满落幕。

对立氛围俨然形成。

(民众在台北车站大厅排队打疫苗 香港中通社图片)

当局想尽办法为保险公司解套

不过,当局似乎铁了心要为保险公司护航到底。指挥中心宣布,17日起,确诊者同住家人居家隔离规定再度放宽,完整接种3剂疫苗者,可免除原先“3+4”隔离规定(前3天居家隔离,后4天自主防疫),改为“0+7”,亦即免除居家隔离直接进行7天自主防疫。保险业者已明确放话,隔离理赔以隔离通知书为准,即使是确诊者同住家人,若未被列为居家隔离对象、没有收到隔离通知书,将不予理赔。

此外,指挥中心预计最快7月将新冠肺炎从第5类法定传染病降级为第4类。而部分保险公司防疫保单列有法定传染病“降级条款”,最极端情况是理赔金将缩水至原保额的5%。业者直言,若新冠肺炎被降级,公司理赔压力将大幅减轻,届时有望解决防疫保单乱象。

(网络图片)

乱象何时落幕?

台卫生福利部门负责人陈时中曾经说过:全台确诊总人数可能达到350万。有媒体据此分析,如果其中一半人买了防疫保单,每人平均理赔金额以4.5万元估算,总理赔金额将近800亿元,最后整个保险业的理赔金额可能落在800至1000亿元之间。有从业超过30年的保险公司主管,以“核弹”形容这次疫情对业界的影响。

有人忧心,保险公司资金不足,可能会因此倒闭引发新一波金融危机。不过保险业高层认为,这种情况应不至于发生,原因是目前估算的数字听起来很庞大,但都是设想的最大值,最后还是会由各公司平均分担。况且一旦情况不对,主管机关也会出手干预,不会放任不管。

一张防疫保单,几乎要压垮台湾半个保险业。何时能够落幕,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门课的学费很贵,贵到几乎“赔付”不起。(通说)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