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韧性已成为现实需求
□记者 李荣 上海报道
11月19日在沪召开的专家重重大基础设施韧性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上,业内专家认为,进步基础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提升韧性,已成为现实需求。设施
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等专家说,性已现实需求基础设施是专家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进步基础国内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提升交通、设施能源、性已现实需求水利等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专家重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基础面对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新要求,提升“韧性建设”应运而生,设施成为21世纪城市化进程的性已现实需求关键词。因此,应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韧性”开展研究,全面认识和解决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提升重大基础设施韧性水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风险,助力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发展。
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是中国工程院打造的知名学术活动品牌。论坛围绕工程科技领域重大方向性、前沿性问题开展研讨交流,发挥学术引领、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此次论坛聚焦了韧性城市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围绕城市韧性基础理论、交通系统与生命线基础设施韧性、地下空间韧性、大跨/高层结构韧性4个专题,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高层次的交流平台。
来自同济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研究人员认为,重大基础设施的设施网络,设施质量,服务能力都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体系的整体效能。过去几十年,特别是新时代的10年,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
进入新时期,基础设施建设从规划、设计、建造、运维等,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韧性,筑牢安全屏障,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都成为现实需求。
近年来,同济大学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需求,紧盯制约国家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科学难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同时,汇集各类创新资源,发挥学科群的优势,培育组建了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同济WCTRS国际交通研究中心,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一批学科创新基地。通过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强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应用研究,全力服务我国新基建发展和韧性工程科技的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知识)
- 《阿凡达2 》定档,院线股按捺不住拉升 影市将迎“观影潮”?
- 苹果iPhone 14尚未面世,日本iPhone 13已然涨价
- 行业观点 | 英美铂业或面临精炼铂族金属的\
- 科创板将迎开市三周年:总市值突破5万亿,超2600亿解禁大潮将至,后市走势如何?
- 医疗APP隐私协议暗藏陷阱,健康隐私信息如何不被恶意窃取
- 政策来了!增加大约2000亿元,汽车消费迎来爆发期
- 隐忧难解,老年旺旺凭啥恢复增长?
- 弗莱雅·彼得斯:减少进口俄气,更多德国家庭面临“能源贫困”
- 标压锐龙就是给力 小米Book Pro 14 2022锐龙版评测
- 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 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和消费
- 消息称三星廉价折叠屏手机定价低于100万韩元 属于A系列
- “不好管”的年轻人逐渐改变职场
- 平价、小而精 自助餐“翻红”
- 激发活力、筑牢底盘,成都高新区助企纾困“组合拳”让经济发展行稳致远